2月1日,彭水大垭乡冬瓜村一组大河坝,王元生正在养殖基地查看冷水鱼长势。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嗷——嗷——嗷!”2月1日下午4时左右,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垭乡大垭村,海拔900多米的李虎台树林,突然传出一阵阵大象的叫声。

这里怎么会有大象?

叫声停下不一会儿,茂密的树林中有了动静:竟是一群全身棕黑色、个头不大的猪儿从林子里蹿出。它们像听到集合号一样,飞奔至一处坪坝上。

“这是我们养的野猪,销路好得很,一般长到百把斤就被预定了。大象叫声是它们的‘吃饭铃’。”坝子上,53岁的向尚权拿出南瓜、红薯和玉米配制的“晚饭”撒在地上,让猪儿们吃了个欢。

2016年,向尚权的儿子秦仕强发动18户村民(其中9户贫困户)拿出林地,加上村集体的林地,总计5000亩,入股成立了蜜林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每户村民享受1.2%的利润分红。

大垭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产业扶贫难度不小。

“脱贫攻坚,关键在产业。”大垭乡党委书记赵中娅介绍,现在农副产品越生态越吃香,越土特越值钱。为此,当地以自然山水林地为依托,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径。

漫山遍野跑野猪

跑出村民致富路

“老爸,帮我挑一头100斤左右的野猪,明天上午我过来拉。”正在给猪儿喂食的向尚权接到儿子秦仕强的电话,说大垭乡某餐馆要订购一头野猪。

“目前,土猪整只购买的话是每斤25元左右,我们这个是野猪和家猪杂交品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价格也要比土猪贵一倍。”向尚权介绍,100斤左右的野猪售价5000多元。2020年,合作社销售野猪200多头,18户村民户均分红近3000元。

那么,秦仕强为何要在李虎台养野猪,又为何要用大象叫声作为野猪的“吃饭铃”呢?

今年28岁的秦仕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垭村人,多年来一直在外地一养殖场打工。5年前,他获悉养殖野猪市场前景较好,便决定回乡养野猪。

秦仕强从四川购进第一批野猪80头,“为了让野猪不失去野性,品种更纯、肉质更好,我想到了围山建场的生态养殖方式。”

他的想法得到了村委会和村民的支持,村集体和18户村民以林地入股共占20%的股份。

“养野猪既要保证其野性,也要让它们‘听招呼’,进食就是关键一步,选对‘吃饭铃’很重要。”秦仕强介绍,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最适合当“吃饭铃”的是大象的叫声,“大象的声音从来没有在大垭村出现过,不会被相似的声音干扰。”

近年来,合作社的野猪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村民的收益也越来越好。

大垭村六组贫困户代发书在2020年分红3000多元,但他选择等价从合作社换取了两头猪崽自己喂养,“养到200斤左右,合作社包回购,一头能卖1万多块钱。”

秦仕强介绍,除了自己喂养之外,合作社也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周边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提供猪崽,待村民将猪崽养大后再以市场价回购,最大程度保障村民的利益。

下一步,秦仕强计划在控制养殖密度、保护环境的同时,扩大养殖规模和品种,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的村民通过养野猪增收,“如果一切顺利,今年我们的养殖规模能达到1000头左右,村民户均分红将超过1万元。”

烂田湾里养土鸡

自强不息惠乡邻

2月1日下午5时左右,大垭乡木蜡村一组烂田湾,56岁的王天忠刚从库房里扛出一袋苞谷粒,300多只土鸡就从山林间蹿出,将他团团围住。

“多的时候有3000多只,那场面才壮观。”王天忠一边抛撒苞谷粒喂鸡,一边和重庆日报记者闲聊着,“腊月前就卖得差不多了。上门来买一只128元,快递的话一只148元。”

2020年,靠着在烂田湾养土鸡,他收入40余万元。

其实,王天忠以前也没大规模养过鸡,没做过生意,还是村里的贫困户。王天忠的妻子去世多年,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和正在读书的孩子。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家人生活艰难。

“出门打工,年纪大了不好找活路,也照顾不到屋头,我就想着能不能搞个土鸡养殖场增加收入。”2018年,在乡政府的帮助下,王天忠贷款在当地收购了一批土鸡蛋,并用孵化机孵出了鸡苗,开始喂养土鸡。

如今,他不仅建起了土鸡养殖场,开起了重庆蜜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带动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

2019年,王天忠以每只3元、比市场价低12元的价格向88户贫困户提供了1.3万余只鸡苗,并约定待村民喂大后以市场价回收,“当年回收了6000多只,花了70多万元。”

木蜡村二组贫困户冉前进就通过这种方式,当年收入2.7万多元。

王天忠还帮助村民代养土鸡,贫困户冉崇义、冉明建就是其中两户。王天忠为他们各代养300只土鸡,按照销售利润的20%给两户村民分红。

虽然自己喂养的土鸡供不应求,但王天忠在接到订单时,总是优先考虑帮助其他村民特别是贫困户销售土鸡,“我现在生活好了,那是大家帮忙,人要晓得感恩。”

如今,在王天忠带领下,木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喂有土鸡,也不愁销路。

大垭乡龙龟村本土人才李姗娜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了彭水县那山那味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全乡村民买农产品。2020年,由她对外销售的木蜡村土鸡就超过3000只。

大河坝上建鱼池

泉水养出生态鱼

当日,记者从大垭乡场镇出发,沿着蜿蜒的村道驱车前行,十几分钟后,就来到大垭乡冬瓜村一组大河坝。两座青山之间,冬瓜溪奔涌而出,溪水清澈,在山间冲刷出一块坪坝。

利用这条发源于崖壁溶洞的冬瓜溪,山间闲置多年的30几亩田地建成了28个鱼池。14户村民(其中贫困户7户)摇身一变成了股东,每年坐享分红。

“冬瓜溪水量充盈,枯水期也不见减少,而且水质好、水温恒定,很适合冷水鱼生态养殖。”2017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冬瓜村村民王元生和张玉琼夫妇回到家乡,决定在大河坝发展鲟鱼等生态鱼养殖,并成立了彭水县聚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贫困户向国其以9.5亩土地折价3.8万元入股,贫困户刘强以6亩土地折价2.4万元入股……“一些村民以每亩土地折价4000元入股,一些村民以现金入股,年底享受5%的分红。”王元生说。

修建养殖基地,到成都、贵州、云南学习养殖技术、管理经验。为了更好地管理养殖基地,夫妻俩干脆就把家就安在了鱼池旁边,“这里离不得人,洗鱼池、分鱼、调控水流、喂饲料……哪样都要格外细心。”

2019年,养殖基地销售收入40余万元,参股的村民户均分红超过2000元。即使在2020年冬瓜溪因暴雨突发山洪,损失20余万元,王元生还是按照约定给村民分红。

王元生介绍,目前,养殖基地里喂养有鲟鱼、草鱼、鲫鱼等鱼类7万多尾,主要销往重庆主城、贵州、云南等地,“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生态鱼养殖与乡村旅游结合,为游人提供垂钓、喂养、吃鱼等全产业链服务,把基地做强做大,让村民获得更多收益。”

绿水青山养中蜂

酿出生活比蜜甜

近年来,大垭乡还利用当地森林茂盛、蜜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中蜂养殖,全乡中蜂保有量达到4200群。

大垭乡龙龟村村集体成立了彭水县长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了中蜂500多群,2019年产蜂蜜500多斤。

“村集体养殖的中蜂,全村村民都能参与分红。”龙龟村党支部书记向永强介绍,按一斤蜂蜜120元计算,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有6万多元。

52岁的贫困户李生云是个单身汉,村里聘请他为村里的中蜂养殖场管护员,每月工资1500元,每年还能享受中蜂养殖20%的利润分红。2020年,李生云全年收入超过两万元。

除了村集体规模化养殖中蜂外,龙龟村的许多村民也自行养殖中蜂。2020年,李姗娜的合作社累计帮助村民销售蜂蜜1500多斤,仅龙龟村就卖了400多斤。

55岁的贫困户冉龙珍养殖中蜂5群,2020年产蜂蜜30多斤,销售收入4000余元。

“我们的蜂蜜,大部分都是姗娜帮我们卖出去,一斤能卖130块钱。”冉龙珍告诉记者,李姗娜以每年2400元的租金租用了自己一楼的门面作为合作社的办公地点,同时每年还给自己分红1000元,“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一年收入也有3万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