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猪肉安全 健康 养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88-01
前言
近年来瘦肉精致人死亡、过量抗生素致癌致残等事件不断发生,以及口蹄疫、猪高热症等疫情不断爆发。同时,由于猪肉产品在制作、生产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安全问题的存在,使人们谈肉色变。为了民众吃上放心肉,保证猪肉的安全卫生,我们应该从生猪养殖环节入手,从源头解决猪肉安全等问题。本文结合生猪养殖经验,针对生猪健康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生猪健康养殖中的问题
1.人们对养猪行业认识不够充分
长期以来,我国养猪大多是以家庭庭院式的养殖方式,认为养猪是一个谁都可以胜任的工作,认为养猪是一种低投入无风险的事情,事实上,现代的规模化养猪与以往的家庭庭院式的养猪不是同一概念。
2忽略基础设施建设
有些养猪场在厂址选择与猪舍建设方面欠科学的考虑。在厂址选择方面,有的养猪场建在居民区或者靠近居民区,猪舍建设方面也未能按要求区分开猪的生活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也没有注重排污排废工作。
3忽视质量安全问题
目前养猪企业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为了追求生猪的快速增长,而不顾饲料的安全问题。甚至给生猪饲喂含有瘦肉精的问题饲料;有的则为了追求低成本,给生猪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以及营养不平衡的低廉饲料,从而导致猪肉的质量品质降低。二是在生猪养殖中对于生猪疾病治疗的问题,伴随着养猪场的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增加,为了达到防治疾病,预防恶性疾病的爆发,养猪场给生猪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生猪体内有大量药物残留,危害肉产品的食用安全。
4忽略环境问题
养猪场附近往往都是臭气熏天的,这是大多数人对于养猪场的最直观的印象。目前,养猪场对于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随处排放,导致猪场附近形成大面积的臭水沟,以及大量粪便堆积,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同时导致了大量蚊、蝇滋生,给猪疾病的发生提供了主要传播介质,严重影响着生猪的健康养殖。
5兽医队伍薄弱
目前我国的猪肉供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家庭散养,由于农户对于防控猪疾病的知识缺乏,很容易导致所养的生猪出现较大的疫情;目前,我国兽医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平均一个乡镇仅有一名兽医,而且有的兽医专业知识也不够精通,往往导致误诊的情况。由于技术有限以及设备落后等原因,在猪的防疫工作中一直是很难做好,严重影响生猪的健康养殖。
二、生猪健康养殖问题相应解决措施
1构建合理科学的养殖环境
在猪场的选址上要选择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以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综合考虑猪场的水源、交通等问题。对于猪舍建设方面,要结合养殖情况分类建设。对于猪场的种猪(公猪)要进行单独的饲养,对于母猪的饲喂方面要区分一下几个不同的猪舍:一是日常的生活区,二是母猪临产的猪舍,三是母猪生产后的猪舍。特别注意对于临产猪舍要注意好消毒卫生。对于生猪养殖的猪舍,要保持猪舍的干燥舒适,为生猪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合理规划饲料的组成
针对生猪的不同阶段要饲喂不同的饲料,已达到快速增长,快速育肥的目的。选择正规厂商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同时还要考虑营养平衡、物质齐全的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要注意饲料的安全问题,杜绝在饲喂生猪的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也要尽量少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的药物。在饲喂安全方面保证生猪的健康养殖。
3加强猪类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问题
首先,要建立严格科学的免疫制度,养殖场要按照规定对幼猪注射疫苗,疫苗注射类别要齐全,按照不同的生长周期注射。
其次,要严格执行消毒工作。主要分为设施消毒、猪舍消毒、饮用水消毒。在猪场设施消毒中,要注意定时用低毒、高效的清洗剂消毒,并且要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提高消毒的效率。在进行猪舍消毒时,如果舍内的生猪不能及时转移,需要带畜消毒时,要注意使用低毒对皮肤没有腐蚀作用,或是无毒的表面活性消毒剂,例如新洁尔灭,百毒杀等消毒剂。在对生猪用饮用水消毒时,应该使用易溶于水的消毒剂。例如漂白粉,次氯酸钙等。
第三,在对于治疗猪类疾病时,要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兽类用药标准来执行用药。在保证疾病快速高效的治愈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类药品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治愈的前提下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文禁止的兽类用药,以及已经被淘汰,过期的药品。
4粪便污水的处理
猪粪便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治理不好,就成为环境的污染源;如果我们科学合理的加以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社会作出贡献。具体措施可以在养猪场内建设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技术用动物粪便产生电能还有甲烷气体,既可以提供猪场的平时用电和能源需求,剩余的电能同样可以输入国家电网。沼气池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供当地居民平时做饭用。沼气池内产生的废渣还可以作为农田很好的肥料。一举两得,及解决了动物粪便的污染问题,又产生清洁能源。
三、结语
随着猪肉制品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肉类安全问题也受到社会极大的关注。生猪健康养殖是保证肉类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猪肉食品在市场中正常安全的流通,在生猪的健康养殖中,应该再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袁东芹. 生猪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2)
[2] 康俊霞. 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5)
[3] 龙久明. 浅议畜禽健康养殖对策[J]. 青春岁月. 2011(12)
关键词:养猪业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057-02
1、波密县养猪业的基本情况
波密县现有人口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00人,农业人口21528人。因此,农牧业是波密县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0185万元,其中农牧业收入占全县总收入的38.7%。全县牲畜存栏数113669头(只、匹),牲畜出栏率32%,奶产量6315吨、肉产量1792吨。农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畜牧养殖成为我县农牧民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
就我县养猪情况来看,农户养殖的生猪的热情比较高。因为当前猪肉市场的价格比较稳定,在现在的市场价格下,养殖生猪对农户来说会有比较不错的的经济效益。农民每养1头肥猪可获净利润一般在200元以上,这样的经济收益与养殖其他牲畜相比,收益率较高,而且养殖生猪的周期不长。养殖生猪的经济收益逐渐成为我县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县的基本情况,畜牧业向来都是我县基础农业以外的重要副业,可以说是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养猪利润相比来说较为丰厚,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县农业人口增加收入。因此。我县应加大对农户养殖生猪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措施以更好的推进我县农户增收。
2、我县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生猪养殖方式比较落后,缺少现代化养殖的意识和手段
仅管我县农户养殖生猪的热情较高,畜牧业市场需求旺盛,但是我县生猪养殖的方式比较落后,科学养殖生猪的程度低,整体生产水平也比较低。我县多数养猪农户的饲养方式都比较传统,不管是在养殖规模还是饲养餐数、疾病防疫、圈舍卫生、饲养食物等各个方面都缺少科学的管理和相应的指导,没有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也没有现代化农业的意识。究其原因,首先我们从地域上看,我县地处东南部,是进入林芝地区的东大门,城市化程度不能与发达地区相比,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也相对滞后。其次,从我县农业生产的进程看,我县的养猪业是比较传统的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的农户大多都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对现代农业畜牧业养殖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方法的了解都比较滞后,对现代农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了解。第三,从社会发展上看,我县的农业工业化水平不高。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以逐渐迈向工业化放向,他们的养猪业正在向养猪生产流程工厂化、自动化,猪肉产品可以实现标准化,在生猪或猪肉市场流通的信息、相配套的服务比较完善等等。整个流程可以构成一个体系,更有先进的地方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日常管理。这是我县养猪业存在的重要问题。
2.2 我县养猪业养殖规模一般较小,科学饲养成本高
我县生猪饲养的方式上,养殖户多以散户为主,虽然散户经验具有养殖方便、数量小、风险小等优点,但同时这种养殖方式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缺陷。
养殖规模小时散户养猪方式的最大特征,散户养猪的数目一般是3-5头,最多10余头的样子,数量不等,基本上都没有算得上是规模养殖的养猪户。首先。散户养殖在饲养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其实养猪是个需要专业知识的行业,而散户却大多不怎么重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为了方便省事基本上都用传统的3锯饭后各喂1次的饲养方式,如果要做到科学饲养的要求,比如把消毒、卫生、防疫等环节一一做到,需要很大的成本。其次,散户养殖在销售上也存在问题,因为散养户的规模小,如果再加上生猪出栏时间上的不一致,就会在销售中处于不利地位,数量较少的散户出栏生猪,只能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我们当地的屠宰户或小商小贩,这样的价格会比外销的价格便宜0.2-0.3元/KG,就会降低了经济收入。而且,一般来说,很多散养户不重视市场生猪供销行情,不懂得分析市场,经常会出现只是在缺栏时补栏,而仔猪价格低廉时却不敢在养猪上投入,不会从宏观的视野去估量市场行情。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由于大规模养殖需要购买大量仔猪,而且是能出经济效益的品种仔猪,这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或者大规模经营带来的风险,我县的农户基本上都不敢在这么大的投入上冒风险,所以养殖户大多选择自己繁殖供自养或者在本地市场上购买当地仔猪进行饲养。当然本地土猪的生长速度、出栏率及瘦肉率远不及优良品种猪。而且,规模养殖需要大量的饲养原料,散户养殖生猪,则可以就在家庭院落里养殖,如果不用科学饲养的方法,就用家中所剩余粮,如麸皮或者绿汁饲料、糟渣、泔水等饲喂就能应付,这样能大大节省饲料费用。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小规模散户经验,不能有效率地养殖出营养搭配良好的肥猪,整体上收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2.3 养猪疾病防患意识薄弱
我县大多数生猪养殖户为了饲养方便或资金技术等不足,大多都是于自家屋舍附件修建简易猪舍,有的圈舍还是原有旧房改造而来。这样的圈舍结构不合理,冬天不易保暖透光,夏天不易通风降温,多数养殖户圈舍内比较潮湿,污水污物的排泄不便,这样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另外,圈舍基本上都没有消毒设备,也不会对圈舍进行定期消毒。还有一些生猪养殖户不太重视对猪的身体状况的观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病猪对症下药,对买入的仔猪接种疫苗的情况不了解。这主要是由于我县的养猪户养猪疾病防患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畜禽疫病控制能力较差,尤其是在猪疫病的观察、诊断、预防、消除等方面,不仅设备简陋而且技术落后,如果猪发生传染性疾病,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2.4 生猪销售上,市场意识不强
我县的生猪养殖大多是散户,养猪没有上规模,养猪业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因此,养猪户对生猪市场的认识和了解都不多。由于散户饲养的规模小,饲养的技术含量低,在市场上没有强大的竞争力,从整体来说经济效益不高。另外,这种散户养殖不可能到达市场化程度比较成熟的要求即产、供、销一体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市场的风险。农村散户养殖的竞争比较无序,对市场供需矛盾分析滞后,因此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供需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户自身意识的局限,另外也缺乏相应的指导。
3、有效解决我县养猪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我县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必须多方努力,发挥好各个层面的能量,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树立科学发展生猪饲养的意识,引进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
之前我们了解到我县生猪养殖方式比较传统,许多农户对科学养殖生猪都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我们要促进我县养猪业的发展,首先就要改变这一状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强养殖户畜牧方面的科学知识。第一,重点培养本土畜牧人才。让我县具有畜牧基础知识的人,去深造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培养成我县畜牧业方面的骨干人才,指导我县广大农户进行生产养殖,并对农户们进行畜牧养殖方面的科普知识进行培训,改变思想,树立科学的养殖意识。逐渐改变其传统的养殖方式。第二,奖励先进,鼓励自学。对首先将科学养殖技术运用到实践上的养殖户进行表彰,给广大养殖户树立榜样,鼓励大家自己学习先进知识技术。一类可以激励大家,二来可以带动大家学习和实践科学的养殖技术。第三,引进人才。重视专业人才,大力引进一些畜牧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指导者,推动我县养猪业的发展。
3.2 引导养猪户转变养殖观念,政府大力引导和扶持规模养殖
仅管我县生猪养殖发展比较迅速,但如先前提到的,在养殖方式上大多以散户养殖为主,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生猪养殖户存在。要大力发展我县的养猪业,使得我县的养猪业形成规模,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政府就要努力转变散养户们的养殖观念,大力引导和扶持有潜力的散养户扩大养殖规模,形成规模养殖,走上集约化的养猪道路。这不仅是因为规模养殖方式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养殖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的趋势,也是真正发展我县农村畜牧业经济的必经之路。政府首先在思想上让养殖户们进行转变,另外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重点针对初具规模的潜在规模养殖户,在他们的发展和扩大养殖规模时,首先可以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在的问题,如大规模养殖的圈舍修建投入问题,品种仔猪购买资金问题等,在银行放贷、政府补贴上给予优惠。其次,在建设用地问题上,政策审批程序简化。第三,在帮助农户分析市场上,主动给他们提供县内外的食品加工信息和市场行情信息,并帮助其与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市场购养合作关系等问题。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养猪户扩大养殖规模的后顾之忧,推动我县养猪业规模养殖方式的发展。
3.3 提高防疫意识,加强防疫控制
在防疫方面,首先要让养殖户意识到卫生防疫的重要性。要让养猪户们明白,做好防疫是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其次在实践上,需要进行定期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引发疾病;在建造猪圈时要考虑到圈舍的采光、保暖、通风、污水污物排除等方面,保持圈舍的干燥、干净、卫生,在小环境上避免猪发生疫情;重视对仔猪的免疫,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另外,政府要重视对基础畜牧兽医积极作用的调动,发挥他们对养猪疾病防疫方面的作用。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猪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避免猪发生疫情产生的济损失。
3.4 引导养殖户走向市场,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市场是养殖生猪的最重要动力,调控着生猪养殖的各方面情况。政府在引导科学养猪的同时,更要重视引导养殖户将眼光投向市场,帮助搜集、反馈县内外、相邻区域的生猪需求信息,教会养殖户如何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让他们学会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养猪,学会将生产与销售相结合,能掌握一定的市场信息。或者与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逐渐使得产、供、销走向一体,增强生猪销售的科学性,减少养猪的盲目性,在生猪达到屠宰体重应适时出栏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将猪粪进行综合利用,于一些化肥工厂联系,这样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能增加经济收入。使我县养猪面向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县养猪业的发展。
4、结 论
养猪是我县的传统农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县养猪业兴盛,对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县养猪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殖方式传统、科学养殖的知识缺少、养殖规模小等。但是,我县在认识到这些问题后,积极采取措施,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重视疫情预防、并积极走向市场,在我县政府与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养猪业一定会往更科学、更合理、更有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洁,宁志军,韩明改等,农村小规模养猪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牧业观察,2008(12),158
[2]康坤,农村养猪存在的问题及对肉品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9(10),69-70
[3]何正富,农村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村养殖技术,2002(1]),9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新思维新动力;经济回报
1 目前规模化养殖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部分养殖户盲目发展规模 这个问题是目前规模化养殖场最为普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在建场之前没有进行认真的测算和论证,又没有得到权威人士的技术支持,因此从建设上就开始出了问题。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圈舍结构不合理、舍内的硬件设施不齐备、生物安全措施无法保障、又缺乏合适的管理人员。虽然圈舍是新的,也只不过是将传统的土圈改成更为高档一点的圈舍而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转变。一旦把猪引进来问题就会随之产生,严重制约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1.2思维方式进入了误区 这个问题在一些规模养殖场的老板中普遍存在。“腰缠万贯,带毛不算”的思维误区长期存在。这些老板虽然也指望养猪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却没有将重点放在养猪事业上,因此对于猪场的生产漠不关心或者是粗枝大叶,把猪场损失看成是运气不佳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是很自然的损失。这就导致了思维方式长期滞后,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造成的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悲剧的发生。
还有一些老板曾有过小规模养猪的成功经验,根本不学习先进的养猪技术,固步自封。这些人普遍的特点就是经验论者,凭借以前小规模养猪的经验操纵大规模猪场的运作,对于专业性的建议置之不理,最终也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1.3技术力量薄弱 在没有技术人员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规模化养殖,养殖人员素质普遍落后,甚至对猪的基本养殖常识都不具备,这也将导致一些新的理念无法传达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些新的理念,生产成绩长期搞不上去,处在亏损的状态,最终老板失去信心,导致猪场无法运行而关闭。
1.4饲料营养问题 一些规模化养殖场尽管养了数量较多的猪,但是却是不去关心猪的营养问题,对猪的生长习性也置之不理,最终导致猪严重的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低下,效率低下,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
1.5疫病防疫压力较大 目前制约中国养猪业最大的问题还是疾病问题,普遍存在千日打柴一日烧的状况,这与前面所提及的因素都密切相关,是前面所提及到的问题的一个综合的体现。目前由于疾病种类繁多,混合感染长期存在,疫病防治意识较弱,防大于治的理念无法执行。疫病监测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得不到广大养殖人士的认可。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最终使我国的规模化长期处在低级的水平。
2 发展规模化养猪的新动力
2.1政策扶持 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是定国安邦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国家目前的惠农政策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我国的养猪事业从传统的散养向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发展契机。
2.2大规模的养殖公司迅速崛起 一些大规模的养殖公司,例如正大集团、温氏集团等养殖公司的迅速崛起,积累了大量的规模化养殖的技术,促进了养殖向中等规模的过度。
2.3高水平的行业人才走向一线 在我国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开始走向生产第一线,这对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生气至关重要。有了人才的保证,先进的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先进的技术得以实践,先进的管理得以实现。这都极大推动了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升级,也为规模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
2.4“四良配套”落到实处 四良配套主要包括良料、良种、良舍和良法。目前我国饲料企业上千家,但是高品质的饲料生产厂家就几十家,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90%以上的饲料将集中在这几十家高品质的饲料企业中。这几十家企业是国内行业中最为优质的饲料,在未来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选用优质的饲料是唯一的选择。
良种也是影响着规模化发展的重大因素。许多高品质的企业为了繁育自己的优良猪种,不惜花费最高的价格在外国引进性能最为优良的种猪,在国内搞良种繁育,掌握核心技术。这将极大鼓舞我国养猪人士的信心,同时也将种猪繁育落到实处。
良舍既是良好的养猪硬件设施。一些优秀企业例如正大集团在这方面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同时又吸收了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的猪舍建筑特点,结合中国的现有国情,开创了标准化圈舍养殖的先河,并进一步掀起了规模化养殖的热潮。
关键词:汉中市;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对策
一、汉中市生猪产业发展迅速
2006年至今,汉中市以“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为战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以政府政策为指导,以农民利益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突出特色优势,走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和大中型养猪场相结合的道路,加快了汉中主导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汉中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规模化生猪养殖公司成为带动汉中市生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且效益较好。汉中的许多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企业,如天韩、顺鑫、天利、天亿、绿丰等,其整个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推动了汉中市生猪产业的发展。城固县顺鑫鹏程种猪基地是由北京顺鑫农业控股的合资企业,顺鑫农业是以良种猪引进、扩繁、生猪饲养、屠宰和熟肉食品加工的上市企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完善的生猪养殖、屠宰、深加工产业链和中国驰名的“鹏程”品牌,是2008年奥运会猪肉特供中心。该公司种猪和猪肉大多销往省外,以四川、甘肃和湖南等省为主,属于省级龙头示范企业,资金雄厚,管理规范,每年出栏数基本保持在15000头,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种猪占汉中种猪市场的六到七成。品种齐全,主要有大白,长白,杜洛克等,每年约出栏肥猪10000头,随着市场行情的上涨,效益较好。规模化养猪企业有力带动了汉中市养猪产业的发展,在生猪疫情防治、品种升级换代,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是家庭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快速发展。目前大约统计汉中共有生猪养殖户60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68%,且存栏5~50头猪的养殖户较多,占15%,存栏50~100头的养殖户占养殖户总数的1%,存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占养殖户总数的0.5%,。“一村一品”生猪养殖项目的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生猪养殖示范村的建立,为汉中市生猪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最后是生猪效益显著提高、生产水平和质量更上一层楼。2010年全市猪肉产量约为40万吨,占肉类总产品的85%,实现产值45亿元,已经发展成为农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同时随着畜牧兽医站实用先进技术的推广,结合企业、农户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使得生猪养殖疫情有所减少,成活率提高,出栏时间缩短,出肉率提高,瘦肉率已经高达56%,适应市场需求,养殖生猪的效益和水平大大提高。
二、汉中市妇女从事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猪疫病制约生猪产业发展
汉中是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城市之一,由于其不同于关中和陕北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了其发展养殖业的优势和不足。汉中气候温和,空气潮湿易于疫病传播,也决定了该市生猪疫病防控难度大的特点。而疫病预防和控制是生猪养殖的重要环节和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近年来生猪疫病越来越多,而且还在出现新的疫病病种,如此情况不但影响了农民增收、汉中市生猪产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它是政府、企业和养殖户等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目前汉中辖区的各市县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疫病要有口蹄疫、猪瘟、猪丹毒、猪链球菌病、仔猪小病毒病,伪狂犬病、气喘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等15种疫病。
目前,导致生猪疫病难治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防疫不当造成疫病的频发,主要表现在不按程序防疫、疫苗效价不高、疫苗保存、操作不规范等方面。二是治疗不恰当,导致耐药菌株产生。主要表现在超量、胡乱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药物;盲目用药,药物之间产生相互抵消作用,大大降低疗效,同时使生猪产生抗药性;治疗不彻底;新药成分不明,使用不规范。三是使用抗菌药物添加剂不科学、引种不规范、养殖环境差等。
(二)饲养成本增加
一般来说,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七成左右,近两年物价普遍上涨,尤其是猪饲料主要来源的稻谷、玉米、麸皮、糠等产品价格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导致生猪饲养成本不断上涨,再加之人工费上涨,仔猪价格上涨等因素,最终使得养猪成本持续攀升,居高不下。
(三)技术人才仍然短缺
虽然近几年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养猪方面的技术人才,但现有的技术人员数量仍然与目前的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截止2010年底,全市规模养殖厂级7500户,而全市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畜牧兽医从业人员不到600人,一般多集中在技术推广部门,具体落实到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人数又是少之又少。
(四)小规模生猪养殖户获取信息渠道少,难以准确把握市场行情
猪肉是一种具有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的产品。消费者对猪肉价格的涨跌反应敏感。猪肉价格一上涨,销售量立刻减少。猪肉还有可能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可能,比如:猪肉价格高,消费者可以买鸡肉,鸭肉等产品,从而减少对猪肉的消费。养猪农户由于比较分散,信息来源渠道少,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因此主要以当前市场价格作为参考,是多养、少养还是不养,对市场反应相对滞后。往往出现一时间猪肉数量多,集中上市,导致低价出售,而另一时间,会出现市场价格高,农户又没有生猪课出栏上市的情况。
(五)全市生猪养殖发展不均衡
生猪养殖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有较好的收益,但是汉中山区县和平川县养殖规模却有着很大差别。平川县交通条件便利,养殖规模较大,效益高,规模发展快,市场供应充足;而山区县手地理条件的制约,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养殖规模小,效益低,出现少养甚至不养的现象。
(六)生猪大量外销,导致价格上涨
从汉中市规模养殖企业了解的相关情况表明,东部发达省份以及北京、天津等城市,认为养猪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部门来说经济效益低,且污染较大,因此出现了在西部地区建厂或收购生猪的情况,每年都有大批外地客商来汉中收购生猪,一定程度上造成本地猪源警长,猪肉价格上涨,影响到汉中本地市场的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另外,资金、规模和自身素质以及观念、生产方式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汉中市生猪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汉中市生猪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有效进行疫病防控,建立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
疫病是养猪产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必须加大防控力度,降低生猪饲养风险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建议各畜牧兽医部门要深入基层扎实展开各项工作,严防重大疫病、疫情的发生,保证生猪有疫病及时控制、治疗,不扩散,不成灾,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应当从市到县、乡(镇)、村各个层级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并逐步完善,从制度上确保疫病防控工作的高效的展开,减少或避免由于疫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进行技术培训、加快技术转移,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加快技术培训、加快技术转移是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猪的关键点。在汉中市发展一村一品适度规模养猪项目中,虽然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养殖户急需知识更新,技术帮扶。因此,在抓家庭适度规模养猪发展的同时,要始终把技术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组织各级技术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全市先后举办了培训班近10期,培养骨干技术人员近500多余人,制定优惠帮扶政策,鼓励广大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把培训办到各村,把养殖技术送到农户家中,各村落实技术人员抓点示范,从建猪舍、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科学养殖、安全生产,解决效益最大化,坚定农民生猪养殖的信心。
(三)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小规模生猪养殖户进入市场化的程度
小规模生猪养殖户无法应对市场的各种挑战,只有联合起来才是正确的道路。要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的原则,利用契约、合同的形式,使农户结成一个利益联合体――养猪专业合作社,通过这个组织进行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专业合作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小规模生猪养殖户作为分散、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进入市场必将面临诸多问题。如难以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行情,在生产上常常是产品结构趋同,容易造成大起大落;无力抵御由于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巨大风险;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中没有发言权,大量利益流失等。而养猪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中介,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养猪专业合作社掌握信息比农民自己所掌握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可以避免生产大起大落局面出现,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四)发挥政府部门作用,加强市场监管,建立预警机制
物价、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生猪市场、质量和价格的监管,严禁出现乱涨价、乱收费、加工销售病死猪情况。同时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购销衔接的中间作用。各种节假日需求量较大时,提前组织好货源,确保市场供应。同时生猪生产主管部门应有效发挥调控职能,严密监控食肉市场变化动态,合理编制生猪产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相关预警机制。
(五)各种方式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普遍认为生猪养殖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仍然是影响汉中市生猪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因此我们要拓展融资思路,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汉中市政府提出到2011年,生猪饲养量要突破1000万头,出栏600万头,产值达到60亿元,生猪产业对农民的贡献率要达到30%以上,把我市建设成为生猪产业强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巨大的投资,估计80亿元。这必然要求有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作为保障,在如何发挥财政投入效益最大化方面,要变经济扶持政策为奖励政策加扶持政策。奖励和扶持政策要具体落实到企业、农户,避免因为套政府资金而弄虚作假或盲目进入养猪行业,出现的不良后果,这会极大的伤害养殖户的投资热情,也会影响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建立品种体系,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增长方式也是发展汉中市生猪产业必须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国侨.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四大瓶颈[J].畜牧兽医,2010,(7):78-79.
1.1工艺设计
按照以往猪舍养殖的经验,首先生猪发酵床地势要高,防止山区洪涝大面积淹没发酵床,导致生猪过多死亡和发酵床污染。其次要确保排水系统的良好,空气的流通和生猪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关系,而且也能减轻气味的沉积,因此良好的空气流通是发酵床重要的建设选择条件。除了地势和通风的问题,发酵床猪舍的方向和安全也是重中之重的关注点,日照的良好程度也和生猪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也要注意防冻的问题。防火问题在发酵床的管理中处理要认真谨慎。综上,猪舍的方向应在以南和偏南方向为最佳。
1.2结构建设
在传统建设上,材料要有更高的质量要求。顶棚用石棉瓦或聚乙烯等材料进行覆盖,质量安全并且保温,防风、防雨雪还能阻挡大量紫外线。同时在屋顶延伸出一米多的屋檐,安装排气扇,让空气更加流通。塑料层以上高度不能低于1.5m。
1.3基本设置
虽然和传统猪舍相同,但要设置两个功能区,一个是发酵床,还有一个是硬化区。发酵床面积占整个猪舍一半以上,发酵槽的深度要根据材料性质和养主的个人条件来决定。发酵槽的底部可以简单,可以为土质地面,但密度要大,防止生猪的排泄物渗透到土壤下的地下水源。如果地理位置不够高,需要在发酵槽铺设垫料,这样才能在健康养殖下,防止污染环境。
1.4硬化区设置
发酵床既然占据了大多面积,硬化区的面积就较少了。建筑材料为水泥硬化地面,让生猪的日常生活有合理的场地。在高温季节中,硬化区的作用为生猪提供凉爽的休息区域。养殖待产的母猪和产后的母猪可以设置专门的生活区域避免母猪在群居过程中发生碰撞和踩踏的混乱问题。而成年公猪需要单独喂养,不适合群居。
1.5发酵床的设计
由于发酵床的微生物比较活跃,生猪的每天的排泄物很多,需要快速的降解,降解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大量释放,在冬季,发酵床的温度降保持在2.0℃以上,但发酵床的安装不当,所产生的高温将会影响生猪的生长,因此发酵床的设计需要注意尺寸长度的合理设计。并且冬季还要方便生猪的活动。
2发酵床发展建设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成本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成本、技术管理难题、人工成本和养殖成本。
2.1土地成本
生猪发酵床的承载重量是有限的,生猪不能太密集,所以,生猪养殖需要更多的土地才能进行,由于国家土地利用的状态比较紧张,地价的不断上涨,审批程序复杂,租金相对较高等实际问题加重了养殖的成本和养殖人的负担。为了能合理推广,想要进行生猪发酵养殖技术的养殖人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行立体化养殖降低土地利用率的制约。
2.2技术管理
2.2.1养殖选择
制作和材料方面还有很多过于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善。提高养殖的效果和使用率,从发酵床养殖的制作上来看,就需要很大的学习应用和发挥空间。因此积极学习养殖技术是推广发酵床使用的最佳途径。
2.2.2疾病的防控
通过以往调查和分析来看,发酵床养殖技术所出现的疫病防控还需要很大的力度去执行,虽然生猪发酵养殖技术对于疫病防治有很大的提高,但不代表能完全防控,还需要人为进行监督,需要人员进行不断地维护。生猪在出栏后,不能进行清洗和化学消毒。生猪在进行养殖后,在墙壁和护栏会产生各种污垢,污垢主要由生猪的排泄物等物质组成的。这会导致污垢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病菌,因此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以免生猪不断地被感染,造成猪肉的污染。
2.2.3设备问题
想要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就要完善养殖的场地,想让生猪发酵床养殖得到更好的发挥,就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建造生猪发酵床养殖场的时候就要记得改进翻动设备,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好的设计才能让发酵床发挥最大的功效,有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先进的翻动设备不但能发挥发酵的功效,还能节省人力物资,降低养殖的成本。
2.2.4新技术的合理使用
在实际推广中,调查人员发现很多养殖用户虽然使用了生猪发酵床的养殖技术,但还是按照传统养殖技术和管理进行养殖,这对于养殖技术来说是一项不合理的使用。虽然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在原有的传统养殖技术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却是融合了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改变的。很多养殖方法和管理模式都出现了变化,如果仍然按照传统养殖技术和管理进行养殖,势必会对生猪的养殖造成影响。发酵床只有在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合下才能得到提升,而不是一种使用技术的嫁接。既然使用了发酵床养殖技术,就要相信新技术,改变传统管理观念,才能使新型的养殖技术得到更大的发挥,生猪养殖才能顺利的进行。
2.3人工成本
目前人工资源的使用虽然存在缺乏的状况,但随着养殖业和手工业的不断提升,使得人工成本也在不断的上涨。并且年轻人不愿从事养殖技术的行业,从事养殖业的大多都是中年年龄阶段的人,并且文化程度不高,对新型养殖技术了解相对困难,思想较为传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人工成本不断加大,制约了新型养殖技术的整体发展。
2.4养殖成本
发酵床的主要垫料是农作物废料,例如稻壳、花生壳和秸秆,以及木业废料,例如锯末等。但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的问题,价格会不断地上涨,某地区的发酵床垫料价格比前几天涨了一倍的程度,生物环保素也较往年有很大程度的涨幅,并且仍有上涨的趋势,这对养殖成本来说无疑是加重了负担。
3结语
[关键词] 生猪规模化养殖 疾病防控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278-01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疾病防控工作受到广泛重视,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疾病防控制度,逐u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1 合理布置生猪场
生猪规模化养殖部门需要合理布置生猪场,保证可以提升生猪场的布置效率与质量,提升疾病防控工作质量。
1.1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必须要重视厂址的选择,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并且背风的位置,保证养猪场的地址有充足的水分,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出现各类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圈舍的干燥性与卫生性,及时开展清洁工作,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各类选址问题。在选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猪规模化养殖部门可以设置一些鱼塘与果林等,保证可以引进污染处理设备,避免出现各类污染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污染物循环利用工作,提升选址工作质量[1]。
1.2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选址过程中,交通便利性较为重要,在选址期间,相关选址人员应该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的区域,同时,所选择的位置还要远离居民区,避免出现重度污染的现象,保证减少外来污染因素,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
1.3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相关部门需要合理构建养殖场内的布局,例如:设计生活区、生产区与无公害化区等,保证可以减少各类交叉污染问题,提升污染防控效率与质量。
2 制定封闭管理制度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封闭管理制度,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在猪舍门口设立专业的消毒池,严格把关各类进出情况,进而提升生猪规模化养殖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设立专门的猪舍围墙设施,将生猪与外界相互隔离,保证可以严格把关各类生产管理区域,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到相关生产区域内,避免出现各类传染病问题。再次,对于外来车辆与外来人员等,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在全面监督与管理的情况下,提升生猪规范化养殖场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另外,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做好自繁自养工作,明确封闭式监督管理目的,逐渐减少病毒传染源[2]。
3 制定免疫接种工作制度
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免疫接种工作制度,提升免疫接种工作效率与质量。
3.1 对于重大生猪疾病而言,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例如:口蹄疫疾病、猪瘟疾病等,保证可以全面落实免疫接种制度,无论是疫苗采购还是接种,都要予以高度重视,提升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在此期间,必须要聘用专业的兽医开展接种与监督工作,提升接种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2 对于一般性疫病而言,疫苗接种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接种计划,例如:猪丹毒与肺疫等疾病,免疫接种部门需要安排专门的兽医人员,严格开展病史调查与研究工作,在全面分析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实际流行病发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免疫接种工作,进而提升接种工作效率与质量[3]。
3.3 在接种疫苗之后,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免疫效果评价工作,将生猪场中的生猪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开展血清抽取实验活动,逐渐测定出血清中的抗体含量情况,一旦抗体含量在71%以上,就可以确定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但是,如果疫苗抗体效果在69%以下,就要对其进行重新注射处理,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4 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
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保证可以逐渐提升注射消毒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利用机械设备开展清洁工作,在全面清扫之后,利用消毒液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应用NaOH消毒液开展喷洒工作,保证可以提升消毒工作质量。其次,猪场注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科学设置消毒区域,保证可以利用专门的粪车传输猪粪,不可以出现细菌感染的现象,同时,在消毒期间,还要利用专门的消毒物品开展消毒工作[4]。
5 制定保健与疫病防治制度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疾病防控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保健与疾病防控制度,提升猪场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驱虫管理工作力度,逐渐优化种猪、仔猪等疾病防控体系,保证可以提升生猪疾病控制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疾病防控问题。其次,疾病防控部门需要定期开展药物试敏实验活动,筛选出较为良好的防治药物,保证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季节特点等,科学选择预防性药物,减少细菌侵染等问题,提升疾病防控效率。最后,疾病防控部门需要做好良种猪防控工作,保证可以提升疾病防控质量与效率,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6 制定疾病紧急处理制度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疾病防控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疫病紧急处理工作,对于一些感染紧急疫病的生猪而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其进行紧急隔离处理,在全面消毒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疾病紧急处理工作,同时,还要将疫病实际情况上报到相关部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结语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防控方案,减少外来病毒的侵入,提升疾病防控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保证可以达到预期的疾病防控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泉,冯有劲.生猪规模化养殖疾病防控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144-144.
[2]张水晶.生猪规模化养殖疾病防控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7):94.
[关键词] 猪 疾病 成因 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215-01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猪的养殖队伍也在进行不断的增加和扩大,市场上,猪肉的价格也处于持续上升的形式。但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养猪的环境、温度,以及对猪使用的营养等条件无法满足猪的生活需求,导致猪的生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了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生猪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从很大程度上让养殖户蒙受了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猪的死亡率,养殖户不得不对猪注射一些生物制剂,这种治疗方式虽然可以减少猪的生病率,但同时也会因为有药品的残留而为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另外,猪在患病后的生长速度变慢,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投入,因此,对于猪的疾病,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通过控制猪的病情,从根本上降低猪的死亡率,为养殖户获取最大程度的利益。
一、猪病诊断的重要性
及时诊断并发现猪的疾病对于控制猪的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猪发病的前期对其进行发现并诊断,可以从根源处找到猪病的成因,并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不同的治疗。这种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仔猪、木质和育肥猪的病情,大大降低猪的死亡率,并为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利润。因此,正确对猪的疾病进行诊断,是合理控制猪疾病的前提。
二、常见猪疾病的原因分析
我国养殖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猪的疾病也发生了变异和增加,经常出现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或非典型性等猪疾病。随着近年来对猪的用药,病原耐药性的问题也成为养殖业中的一项难题,这些不但影响了猪了生长发育,也对养殖户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和损失,因此,对于一些常见的猪疾病,必须要仔细研究,找出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维护养殖户的经济利润。
1.养猪的环境问题
环境对于生物的生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养殖业来说,养殖的环境包括养殖场内的整体环境和圈内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的养殖环境对猪的生长发育起着影响作用,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可以减少细菌的生殖和传播,猪在这种环境之下,可以舒适的生活和生长。相反,肮脏、恶劣的生活环境,会导致细菌的滋生,造成猪的疾病和死亡。
2.没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猪在养殖过程中,从出生到出栏,再进入食品市场,其中必须对猪采用必要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这样才能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猪生病的风险。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养殖户的观念仍然很落后,且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程度不够,因此无法正确认识到免疫程序的重要性。他们为了节约经济和时间,并没有按照规定对猪进行免疫接种。这种行为造成了猪的发病率上升,并且病情逐渐扩大,最终呈现难以控制的趋势,这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大超过了免疫程序的应有资金,是非常不科学、不合理的养殖方式。
农村养殖户与城市相比,多呈散养状态,这种养殖方式没有对猪规定统一的进圈时间,于是防疫工作人员无法按照正常程序对其进行防疫接种,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3.没有正确使用药物和疫苗进行防治
要想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必须在养殖猪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疫苗接种。但当前我国的养殖业中,普遍存在养殖药物和疫苗的不合理现象。养殖户仍存在传统的养殖观念,不重视药物和疫苗在养猪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出现少用甚至滥用药物的情况,也有时使用失效的药物和疫苗,这些方法非但不能控制或防治猪病的发生,而且会很大程度上加深猪的病情,为防疫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4.对疾病的控制能力有所欠缺
我国市场上猪肉的价格居高不下,很多人被猪肉带来的利润所吸引,盲目的加入到养猪队伍中来,却没有相应的提升自身的养殖能力和防治疫病的能力,不科学或错误的养殖方法导致猪没有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因此极易发病,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三、对常见猪疾病的治疗措施
1.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治疗
猪在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后,病程为3到5天,最后衰竭而死。这种病目前为止并没有能完全治愈的方法,是当前最易造成猪出现死亡的病因之一。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于此种病情主要以预防为主,养殖户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科学接种,保证养殖环境的干净、整洁。若发现相似病情,要快速隔离并对其他猪进行监护,以防传染造成大规模死亡。
2.红皮病的治疗
患有此病的猪皮肤为紫红色,用手指对变色处进行按压,患病部位颜色仍为紫红色。这是由于类原虫附红细胞而造成的。若发现猪由此症状,要对其注射三氮脒,若体重在5-7mg/kg之间,便使用生理盐水与其调配为5%溶液进行注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三天;体重在10mg/kg以上,那么连续四天使用强力霉素。日常的预防可以使用0.2%的土霉素,并注意清理圈内环境,保证病毒无法传播开来。
3.猪口蹄疫的治疗
患有此病的猪主要蹄部起水泡,并相继出现感染,容易突然死亡。对猪口蹄疫的治疗有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
3.1中药处方:甘草9g、大黄12g、花粉9g、桔梗12g、众散贯众15g、木通9g、连翘12g、山豆根15g、赤芍9g、生地9g、荆芥9g、、绿豆粉30g,研磨为粉末状加100g蜂蜜,用开水冲泡,每天一次,连续服用2-3天。
3.2西医处方:注射超免蛋白-V,即口蹄疫外源性抗体。1kg体重使用0.1ml药物,首次加倍。这种方法可以作为紧急免疫,也可控制因心肌炎造成的死亡。必要时可配合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四、结语
猪的疾病有很多,必须及时诊断才能够更好地治疗。养殖人员要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加强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能力,才能降低猪的生病率和死亡率,实现养殖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蔡兴凤. 猪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J]. 吉林农业. 2011(07).
[2]王玉作. 通过观察皮肤及粪便颜色诊断猪的疾病[J].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3).
1 养猪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繁峙养猪业历史悠久,当地由于气候原因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民的种植收入较少,过去农民就以养猪为副业增加收入补贴家里。最近几年,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养猪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尤其近几年,建起了许多小型的养猪场,使养猪数量大增,现在全县有5个大型的养殖小区,全县存栏数达到28万头。虽然养殖数有所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品种问题
绝大多数养猪户目前并没有完全掌握到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特别是种猪的选择,本县优质种猪数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较少,大部分养殖户选择从外地引进小猪进行育肥养殖,这样极大的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现在即使有部分能繁母猪也是一些超高代无序杂交能繁母猪,应当在本县发展种猪,使种猪向二元杂交甚至三元杂交方向发展。
1.2 饲养问题
全县虽然建立了一部分养殖小区,但是仍然以小规模和散养户为主,尤其是散养户,猪舍建设饲料搭配问题明显突出。总体上看,这样的养殖不利于畜牧业向经济专业化方向发展。
1.3 养殖大户的养殖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规模化养猪比重偏低,尤其是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企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多方面的,但养殖技术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技术力量不足,养殖场的疾病预防不到位,疾病隐患延缓了猪的生长发育,这样就增加了养殖成本。另一方面,不能培育出优良的种猪,非优种猪则生长缓慢,这样就减少了收益。
2 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2.1 推进规模健康养殖
首先县委、政府应持续支持发展养猪业,坚定不移地将规模化养猪作为长期奋斗目标和任务,应当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及各乡村的养殖情况,选择三到五个乡镇打造成生猪产业基地,建设5个父母代种猪场,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年出栏5000头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年出栏2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其次,通过规模养殖提高综合养殖技术,养殖技术不是简单的单一生产技术,而是多项技术的综合配套,只有提高养猪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收益,这样才能促进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实施品种引进和本地改良工程
优秀的种猪、精确的营养、先进的管理、科学的保健是养猪的主要因素,尤其种猪的选育是重中之重,要选育优质种猪必须建立区域特色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首先完善县、乡、村(场)三级畜禽繁育体系建设,加强种猪场建设和人工授精站点的建设,做好养殖场种猪的合理配置,提高良种覆盖率。同时,提高畜禽改良技术,主推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这样就缩短了良种猪的培育时间,大大提高种猪的优种率,选择培育生长快瘦肉率高的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
2.3 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
养殖是一个系统综合过程,应当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提高科学养殖技术。首先,加强对畜牧人员及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推广科学饲养管理,良种选育扩繁,疾病防控等配套技术。提倡畜牧兽医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帮助和指导养殖技术人员,促使其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将相应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快速提高我县的养猪技术与管理水平。其次,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严禁从疫区调入种猪,如确实需要引种,必须经过45天的隔离饲养,防止疫病的传播。只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自身抗菌防传染能力,就能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2.4 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大集团,建立养猪协会
摘 要:随着我国不断地对现有经济制度进行深化改革,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饮食需求地大幅增加,猪肉、鸡蛋、牛奶等畜牧养殖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饮食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群众的需求而逐渐规模化以及市场化,生猪养殖逐渐成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日常卫生防疫也成为当前兽医卫生防疫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兽医卫生防疫相关工作经验,简单的对规模化养猪场的兽医卫生防疫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畜牧养殖业;兽医;卫生防疫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20
市场对猪肉的大量需求,带动了养猪场的规模化以及市场化发展,农村地区传统的养猪模式逐渐因为经济发展而发生改变,农村个体散养模式逐渐转变为集中式的规模化生猪养殖,这种模式虽然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利益收入,却给动物的卫生防疫工作带来挑战,鉴于全球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动物疫病事件,如果不及时的改革创新现有的规模化养猪场卫生防疫措施,则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利益损失,因此,要提高养殖户的疫病预防理念,引导养殖户理性对待卫生防疫工作,在提高养殖户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卫生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 规模化养猪场的卫生管理要求
养猪户要依据当地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国家制定颁布的卫生防疫政策,建立现代化的规模养猪场,要依照国家对养猪场的卫生防疫要求进行合理的设备配置,在细化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把控好每一个卫生防疫细节;要严格实行养殖业的全进全出制度,对生猪进行科学分组,每个猪舍要合理配置猪的数量,依照实际的猪舍大小,控制每个猪舍内生猪的数量,实行单一饲养的制度,在单个猪舍中的生猪出栏时,要做到全进全出原则,以此减少疫病多次感染;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健康无病史的优良种猪,提供专业的健康饲料予以喂养,同时配备专业的卫生防疫工作人员以及饲养工作人员,提高优良种猪的存活率以及利用率;要严格把控猪舍管理制度,对出入等行为及时做到消毒,减少疫病随着工作人员的进入,而感染到健康养殖猪,建立科学的封闭式养猪场;要时刻保持养猪场环境处在干净卫生的氛围内,以此减少规模化养猪场大范围疫病的发生[1]。
2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要求
2.1 规模化养猪场厂址选择
规模化养猪场的厂址选择要依据生猪的生理特性进行科学的选择,要考虑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开阔地区,以便于群猪的活动范围在一个较大的地方,减少因为狭窄的养殖空间而造成疫病情况的发生。要选择干燥的环境,潮湿的养殖环境会给疫病病菌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空间,不利于疫病病菌的排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在考虑交通等公共能源便利的情况下,要远离人群密集区。
2.2 规模化养猪场的分区
养猪场的合理分区也是卫生防疫的有效措施之一,养殖户要将养殖区以及工作区进行合理的区分[2],避免混合管理,以减少工作人员带来的疫病病菌危害,同时养殖区要建立群猪消毒的空间,便于选购的幼猪可以在卡车等装载设施中进行消毒,另外要建立员工消毒室,对要进入养猪场的员工进行彻底的消毒,减少病菌的带入。
2.3 构建科学的养殖管理体系
要建立现代化的养殖管理体系,在整体养殖空间内要构建完善基础的养殖部门,如对引进的优良种猪,要建立种猪独立隔离舍,减少优良种猪的疫病感染,同时要建立疫病猪隔离养殖舍,在发现疫病猪后,要及时的对疫病猪进行隔离治疗以及养殖,直到康复为止。要注意疫病猪的养殖隔离舍要选择远离健康猪的养殖舍,并且处在下风向,避免疫病病菌的感染。另外要配置齐全养殖场必须的兽医室,以及药品种类齐全的药房,可以及时的对疫病猪进行治疗。要建立解剖室以及实验室,研究病死猪的主要病因以及疫病细节,从而增加治疗经验,减少疫病发生的情况。要建立合理正确的处理场所,及时的对疫病猪以及污物进行处理,减少二次疫病感染。同时要注意,除了优良种猪的隔离养殖舍要建在上风向,其他的隔离养殖舍,包括兽医室以及污物处理室等地要建在养猪场的下风向,在远离健康养猪舍的基础上,避免疫病的传染。
3 防疫制度的建立
要对养殖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卫生防疫知识集中培训[3],提高养殖场工作人员的卫生防疫意识,增强自身的日常防疫理念,同时通过卫生防疫知识的集中培训,也使得基层养殖工作人员具备了一定的卫生防疫能力,可以及时的对出现的卫生问题进行纠正处理,第一时间发现疫病情况,并及时的上报处理,要建立科学细化的卫生防疫制度,要求养殖工作人员依据工作安排,严格的执行饲养操作规范,在做好日常的生产记录的情况下,建立现代化的电子饲养档案,以便于及时查询。要严格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养猪场,减少疫病的带入,同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进入养猪舍时,进行细致全面的消毒,并更换工作服,养殖工作人员要严格坚守自身的工作岗位,不互相进入他人的养猪舍,从而避免疫病的互相感染,严格执行单一饲养的规章制度。要对病死猪进行规范处理,不在生产区内进行病死猪的解剖,要及时的对病死猪做密封处理,运往处于下风向的解剖室进行实验研究。病死猪的处理要严格依照规章制度,不进行市场销售,也不允许工作人员自吃以及喂食猫狗等流浪动物[4]。
4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更加规模化以及市场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在国家的经济调控下,发展模式向现代化迈进,但是卫生防疫问题依旧是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要想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质量,就要合理选择养猪场位置,并依照相关标准以及要求构建养殖体系,同时加大对养殖工作人员的卫生防疫知识培训,以此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丙全,李莹,田中杰.规模化养猪场的综合性兽医卫生防疫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1(10):47-49.
[2]韩凌会.规模化养猪场卫生防疫综合措施[J].当代畜牧,2014(5):8-9.
1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背景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是健康养殖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然要求。2004年10月,**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散养受农村留守人口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生猪饲养量直线下滑。大户养殖在未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以前,虽在养殖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养殖场建设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猪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村散养难以供给社会生活的需要,推行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成为破解难题的最佳办法。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健康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2.1抓组织保障,推动生猪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助农增收致富。生猪产业是我县农村的传统和骨干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组长,畜牧、质监、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2.3抓科技推广,推动生猪产业从数量型向量质并重型转变,实现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和规模猪场饲养管理标准化。一是品种优良化。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加快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加速生猪品种更新。二是生猪养殖技术标准化。以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载体,制订了圈舍建设、饲养管理养殖技术规范,加大培训力度,改善养殖环境,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三是发展生态化。引进生物垫料零排放养殖技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率先在兴旺牧业养殖公司和利泰农养殖公司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四是资源循环再利用。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五是加强与“川农”、“西南大学”、“省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建设生猪产业的科研基地,构筑**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天泉牧业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成为中国第二家、西南地区第一家拥有这一系统的生猪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