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水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坚持“绿色、生态、健康”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冷链运输、食品加工的猪全产业链,推动生猪产业化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县生猪存栏60.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6.1万头,出栏84.45万头,产值24.28亿元。

习水县马临街道沔山村猪倌乐园养殖基地。

强化要素支撑链 促进扩繁增量

为推动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2023年,习水县制定《习水县“保险+期货”生猪价格保险项目方案》《习水县2023年生猪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产业扶持政策文件,利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对脱贫户、监测户上栏补栏给予政策性补贴,推行“生猪+保险+期货”,整合资金用于补贴能繁母猪、育肥猪、仔猪、生猪+期货等生猪产业链自缴部分,减少市场价格风险,提高养殖场积极性。同时,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目前,引进扶持习水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湄潭日泉农牧有限公司、遵义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发展代养家庭农场,带动家庭农场132户。

严格产业标准链 促进提质增效

为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生产安全,习水县织牢政府统防、第三方专防、企业自防三防网格,强化调运监管和屠宰检疫,扎实开展好动物检疫免疫工作,实行养殖、出栏、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全链条闭环防疫管理,常态化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全年无疫病发生。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学推广“习水种养循环模式”,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系统,促进粪肥还田还土,运用“科技+生态”养殖技术,将微生物技术应用到猪食中,推动生猪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目前,累计安装田间粪污输送管道约80万米,田间罐8600余立方米,建成种养循环示范点3个,建设完成种养循环养殖场327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为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习水县按月调度分析全县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规模场保有量,实行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总量控制和动态管理,充分利用闲置圈舍资源进行规模场的补栏增养,通过养殖场抗旱救灾补助以及围绕改造规模场生物安全围墙、消毒设施、圈舍设施设备改造等措施,鼓励规模以下的养殖场(户)补栏增养,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猪场数量处于正常保有量。

目前,全县发展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272家,建成年出栏10万头商品仔猪繁育场2个,年出栏10万头的母猪配套保育场1个。

习水县马临街道沔山村猪倌乐园养殖基地。

建好产业延伸链 促进利益共享

一直以来,习水县持续巩固生猪产业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行产销分离养殖方式,构建生猪产业链,带动农户实现增收。

通过引进习水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推行“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代养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生产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回收销售”六个统一原则,由企业提供种猪、饲料和技术,家庭农场提供场地和工人,有效帮助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实现稳定收益。此外,深化“企业+家庭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合理签订代养协议,统一合同标准,搭建公平服务和结算平台,出台符合市场变化规律的优惠政策,如高价期间的分红政策、阶段性的管理评分奖励、续养奖励等,养殖户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为推动生猪产业集群发展,习水县深度挖掘生猪养殖产业价值,推动生猪全产业链集群化均衡发展。其中,前端建设饲料加工厂,中端建设屠宰厂,后端配套生猪食品加工厂、物流运输等业务,形成集饲料生产、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冷链流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周期产业集群,促进生猪产业“接二连三”。目前,建成年产45万吨饲料厂1个,A级标准化屠宰场1家。(习水县融媒体中心供稿供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