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据统计,2022 年全球生猪存栏78 421.4万头,其中,中国生猪存栏45 256.0万头,占比近58%;全球猪肉总产量10 984.6万t,排名前三的中国、欧盟、美国占比分别为46.43%、20.64%、11.22%。在中国肉类食品消费中,猪肉产品约占60%,生猪产业对于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我国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的冲击,凸显我国生猪产业的特点和不足,给予从业者更多的思考与感受。

1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猪产能已恢复,猪肉供给充足

历经解放初期生产力束缚、改革开放后产能提升、经济快速增长期的集约化扩增,到非洲猪瘟发生前的高效养殖,我国生猪产业随着社会变迁在飞速发展。至2017年底,我国能繁母猪年存栏已达4 471.5万头,年出栏生猪70 202.1万头,年生产猪肉5 452万t,年人均消费猪肉39.21 kg。但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入侵,给我国生猪生产带来严重的冲击,生猪产能锐减、猪价飙升;2019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仅有2 000万头左右,严重影响商品猪供应,一时间全世界都关注到中国缺猪、缺肉。为了扩大产能,稳产保供,部分地区将二元、甚至三元育肥猪留作种用;国家六部委也相继发文,从猪场建设用地、融资、产能调控、期货、保险、活体抵押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生猪发展。在此背景下,2022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上升到4 390万头,超出2021年《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设定的4 100万头(2023年修订方案拟调整为3 900万头),生猪出栏69 995.0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出栏的99.70%。对应的生猪价格于2020年2月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振荡下行;至2023年10月,商品猪市价在15元/kg左右徘徊,接近7∶1的猪粮比平衡点,预示我国生猪产能基本饱和,猪肉供给充足。

1.2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我国生猪生产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但进程缓慢。2018年非洲猪瘟的发生,叠加2019年新冠疫情流行,促使转型升级提档加速。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更是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出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70%以上,2030年达75%以上。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养殖方式规模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养殖过程标准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多层养殖热度较高。据统计,2022年我国12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1.26亿头,其中牧原股份、温氏食品、新希望分别上市6 120.10万头、1 790.86万头、1 461.39万头,占全国总出栏的13.39%;生猪生产前20强企业出栏量达1.69亿头,占国内总出栏量的24.17%,预计2023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对应规模化养殖,生猪大企显然具有更为完善的智能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可操作性强、生产效率高、养殖成本低、市场信息灵,行业把控与市场竞争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养殖环境控制与生物防控层面。

1.3 非瘟疫情依然存在,常态防控压力大

2018年非洲猪瘟入侵以来,我国生猪养殖历经过山车式的波动,目前虽相对稳定,但疫情的局部区域流行和散发态势仍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因国内疫情应对处置方式及要求的转变,2022年我国仅新疆自治区报告1例非洲猪瘟疫情,但实际生产中非洲猪瘟仍不容忽视的存在,并逐步演变为猪场日常疫病防控的重点,尤其是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任务艰巨。

2 生猪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大规模生产用优秀种源短缺

品种是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决定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我国虽有130多个猪种,种质资源丰富,但地方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大规模产业化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培育品种性能有所改善,但产业链拓展不够,开发利用效果不佳。为了满足特定时期市场消费需求,快长型外三元杂交猪仍占据着我国肉猪生产的主导地位。由此,便带来持续不断的种源引进问题,使我国生猪产业深陷“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怪圈,最终形成种业卡脖子难题。而且,长期依赖国外引种用于肉猪杂交生产,不但造成引种费用昂贵、疾病引入、外种猪因饲养条件差异生产性能难发挥等问题,还会导致我国珍贵地方猪种质资源被忽视,甚至走向灭绝的境地。因此,挖掘并利用好优异地方种猪资源,培育地方特色新品种,以及选育适合我国养殖环境和模式的“优秀华系种猪”迫在眉睫。

2.2 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生猪产业竞争力主要涵盖种猪繁殖、肉猪生长、养殖高效及品牌打造等环节。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相比于欧美养猪大国:1)能繁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仅为18.0头,是生猪主要生产国中唯一低于20.0的国家,而美国 PSY为 25.5头,丹麦 PSY 高达33.9头,差异显著;2)生产全要素比较(2011—2021年),我国规模养殖、散户养殖每生产50 kg生猪的饲料投入均值分别为130.02、131.98 kg,而美国为90.18 kg,耗料高出美国44.18%;人工、种猪、燃料与设备等投入成本占比我国分别为17.6%、38.9%、1.6%,而美国对应为7.3%、2.5%、20.7%,预示我国生猪养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及生产效率偏低;3)生猪综合养殖成本,以牧原股份、神农集团、新希望为代表的规模企业2022年平均超过4.0元/kg,2023年目标成本最低定位为“3.88元/kg以下”,纵使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造成养殖成本上升,仍显著高于欧美国家的2.5~2.75元/kg。

生猪产业竞争力的弱势自然导致猪肉进出口不平衡。尽管我国是世界生猪生产大国,猪肉年产量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但自2007年开始,我国从猪肉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鲜冷猪肉的进口量大幅增加。2020年我国冷鲜猪肉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的439万t(2021年进口433万t,2022年进口176万t),加上127万t的冻猪杂碎,进口猪肉制品量占国内猪肉产量的14%,进口依赖程度达空前水平。其中,除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猪肉生产与市场供应外,重要的因素便是欧美国家低生产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即使过程运输及产品检疫等环节繁琐,但仍存在较大的利益空间,充分说明我国生猪产业竞争力急需提升。

2.3 饲料粮供应明显不足,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大

随着外种猪的引进及外三元杂交猪的规模化生产,我国传统饲养模式显然不能胜任生猪产业化生产,玉米、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猪、人争粮现象严重。目前,我国大豆需求量每年约1.1亿t,而国内本地大豆年产量仅1 600万t,85%的大豆依赖进口。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和疫情牵制,价格与质量波动大,给畜牧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大豆等饲料粮的进口依赖也逐渐演变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的通知》,给出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2021—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饲料粮生产先后提出鼓励发展青贮玉米、严控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提升玉米单产,以及稳定大豆生产、大力推进大豆产能提升、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等要求,防止饲料粮供应及原料价格大起大落危机畜牧生产,但实际生产中饲用蛋白产业化替代仍需较长的摸索过程。

2.4 非洲猪瘟防控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非洲猪瘟病毒在长期流行过程中逐步呈现多样性趋势,人为因素造成的基因缺失变异株结合Ⅱ型野毒株,给猪场生物安全带来更高的挑战,临床表现出急性、亚急性、慢性型及Ⅰ、Ⅱ型毒株混合感染等多种类型,极大地增加了猪场疫情防控难度和复杂性。目前,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因缺乏良好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与条件,导致非洲猪瘟疫情呈区域性、短暂性、散发态势,对猪周期及市价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非洲猪瘟无有效疫苗及特定用药的流行背景,养殖场必须以谨慎的态度严防死控,把疫情控制在大门外。尤其多层楼房养猪,高密度、大容量带来的生猪免疫力下降,疫病防控更是重中之重。

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虽在逐年改善,但我国生猪主产区土地资源紧张,种、养结合不紧密,粪肥循环利用不通畅,精准施用技术需优化,全面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仍存在一定困难。另外,沼气发电上网难、季节性强、利用度差,废水达标排放要求高、成本压力大。非瘟疫情发生后为稳产保供,政策、红利诱导下大量资本低门槛进入,短期内掀起生猪扩张高潮,比速度、比高度、比规模,产能快速过剩,生猪价格断崖式下滑,不仅严重挫伤养殖积极性,更带来严峻的环保问题。

3 未来发展走势

3.1 膳食结构调整,猪肉总需求量降低,特色品牌产品需求增加,消费呈现多元化

近年来,非洲猪瘟、新冠疫情双重叠加的背景下,生猪产业经历产能急骤下降、价格空前高涨、全力稳产保供、到如今的生产略显过剩,人们的消费习惯也随着产业发展及经济形势变化发生改变。首先,双疫后消费者似乎习惯于“少吃猪肉”的规避思维,年轻人群猪肉消费量明显下降;同时,猪肉、鸡肉间比价差导致机关、学校等团体猪肉消费量下滑;其次,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猪肉需求总量刺激减弱,伴随着收入的提高,牛、羊、水产等多元化消费日益显现;第三,以黑猪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悄然兴起,未来市场对特色、高端产品需求增加;第四,80后到00后新生代人群生活、工作节奏快,预制菜、肉制品及快餐等多元化消费格局基本形成。

3.2 规模化、数智化养殖模式逐渐普及,高效精准饲喂引领潮流

2021年,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用5~10年时间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2年,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由此可见,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生猪养殖提质增效的双要素驱动下,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生猪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羊,未来将逐步构建龙头企业引领、规模企业支撑、中小养殖户补充的协同发展新模式,通过多维高效调控形成性能测定自动化、数据采集信息化、环境控制智能化、营养供给精准化、疫病防控科学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3 适度规模特色养殖在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外三元杂交猪规模化养殖占据我国生猪产业主体地位,承担菜篮子工程主要任务,国内生猪产业排名前20的企业也基本养殖外三元杂交商品猪。随着市场消费的多元化,以壹号土猪、雏牧香黑猪、湘村黑猪、精气神黑猪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品牌产品日益受到大众追捧,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支撑特色品牌的肉猪生产基地往往以中等、适度规模存在,能结合地方特色养殖及发展需要灵活调整养殖规模,适应快节奏市场变化,保障供给自足,在优异地方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4 以种公猪站为纽带的良种繁育联动体系将推动种业创新

鉴于我国生猪产业化良种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政府及业内人士多次从不同角度给予关注和呼吁。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在2021年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2022年要求“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3年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单项重点工作进行强调,并从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机制、生物育种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充分体现种业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上下联动,近几年我国生猪种业创新有所突破,基于地方优质种源杂交改良的特色猪新品种(或品系)培育初见成效,华系猪专门化品系选育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全国范围内大数据联动分析、生物育种布局、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为联合育种提供可能与支撑。未来,我国将形成以大型育种场为核心,种公猪站为纽带的区域联合育种共同体,通过企科、科企相互融合,构建良种繁育体系,助力种业振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