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在《西游记》第18回中对猪八戒的形象是这样描述的:“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毫无疑问,原著中的猪八戒是一头长相丑陋的黑猪,绝不是影视剧中“白白净净、憨态可掬”的呆子形象。

在1962年的戏曲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的脸谱也是黑色,当时人们还没有“白猪”的概念。

如今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感叹,现在猪肉的味道不如以前的香,以前过年煮上一锅猪肉,一条街的人都闻得到香味,现在怎么吃都吃不出来以前的味道。这除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能吃到肉不再是“奢侈”,经常吃肉造成的新鲜感、满足感降低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猪的品种变了!

【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就开始驯化猪作为家畜】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人就驯化了牛、羊、马、猪、狗、鸡六畜,古语有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说的就是它们。猪在古时候叫“豕”,是六畜之首,在新石器时代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出土过大量陶土烧制的红陶猪、灰陶猪,红山文化遗址中也出土过很多玉猪。猪多子有福相,是早期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甚至有无“豕”不成“家”的记载。古时候在祭祀活动中也经常用猪来祈福,中国驯养猪作为家畜至少已经有五千余年。

而我们驯化的本土猪实打实的几乎都是“黑猪”,有很少一部分是“花猪”,体形短粗,没有纯白色的长条猪。很多80后应该还能回忆起来小时候乡下养猪的场景,那时候几乎养殖的都是黑色的本土猪,而90后的人去回忆养猪的场景,大多已经是白色的猪了,中国人对猪毛颜色的认知,明显产生巨大变化,这短短几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黑猪”都变成了“白猪”。

【黑猪在“黑白”大战中完败】

五十年代中国从苏联小规模引进了“大白猪”,到了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引进英国的“约克夏猪”,丹麦的“长白猪”,美国“杜洛克猪”等外国品种的猪,而这些猪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全都是白色的猪。这些猪经过数代的杂交、优化使其更适合在中国养殖,但需求量不大,一直没推广开来。

到了八十年代,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猛然增长起来,人们突然发现猪肉不够吃了,这时候这些“洋白猪”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本土的黑猪,按照200斤出栏来算,需要生长10-12个月,一些品种甚至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长这么大,而一头洋白猪只需要5个月,就能长到200-300斤。加上相对黑猪来说,洋白猪“不挑食”,产出的瘦肉也多,饲养成本低,养殖户赚的钱却更多了。短短几年时间,由黑猪主导的国产猪肉一下就就被国外白猪给打败了,从此白色的洋猪遍地,中国人脑海里猪的颜色,也逐渐从黑色变成了白色。

除了养殖成本高,本土黑猪消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肥肉太多了,中国的土猪几乎都属于“脂肪型”的猪,这也是我们长期驯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这种土猪长大后能胖出来一脸的褶子,腿短肚子大,肚皮经常能贴地面走。而人们富裕起来以后,对瘦肉的需求量是要大于对脂肪的需求的,这样能产出60%以上瘦肉的“洋白猪”就又占到了先机,彻底将国产土黑猪“雪藏”了起来。

【黑猪的味道是不是真的好】

黑猪肉和洋白猪的味道对比到底如何?抛弃一些主观因素外,从客观上来讲养殖一年以上的才出栏的黑土猪,是比四五个月就出栏的洋白猪肉香味更足的,市面上现在也有很多卖黑猪肉的,价格比较昂贵,但确实更好吃一些。

浙江有一种本土黑猪叫“两头乌”,那是用来做东坡肉的上上之选,当年苏东坡写《猪肉颂》的时候,想必用的也是它吧。

——老井说——

东北也有一种纯黑色的古老猪品种,为啥东北的猪肉炖粉条、锅包肉、溜肉段名气那么大?少了这黑猪肉,吃到嘴里都不香了。还有山东做猪头肉一绝的“里岔黑猪”;海南临高也有吃米饭和小鱼干长大的“临高乳猪”,这些都是超级优质的本土黑猪肉,口感极佳。

即便本土黑猪曾经“黯淡无光”,但只要爱吃的、会吃的、懂吃的人存在,国产黑猪就不会灭绝。现在吃肉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为了更极致的享受,更美妙的口感,人们迟早会慢慢舍弃洋白猪,重新去发现“国货之光”的黑土猪之鲜美。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