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陡坡喜变聚宝盆

——探访隆林农氏黑猪扶贫车间系列报道之一

世界上从来不缺乏好项目、好机会,缺乏的只是发现好项目、好机会的眼睛。这句话用在广西隆林农氏农牧渔地方品种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林农氏公司”)显得恰如其分。隆林农氏公司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该公司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依托企业技术优势,立足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两黑一黄”,即隆林黑猪、隆林黑山羊、隆林黄牛的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种养产业,创出了以公司为龙头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精准扶贫户+回收”的产业链模式,在山沟里建立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路子。

点点黑色 点亮山沟

“是隆林黑猪的‘金字招牌’把扶贫车间带到山沟沟里来的。在隆林这么好的自然环境中养殖的隆林黑猪,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鲜、嫩、香而不腻的特点,营养价值高,口感极佳,越来越受到城里人们的青睐。好品质、好口碑才迎来了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才有了通过公司运作实现稳步脱贫的底气。”隆林农氏公司董事长农文学说。

农文学所说的“金字招牌”,是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隆林黑猪,以及与其齐名的隆林黑山羊、隆林黄牛。

为全力保护和开发地方优良品种资源,该公司确定了发展养殖“两黑一黄”为重点的目标,依托企业技术优势,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全力发展特色品牌,办起了“两黑一黄”的养殖基地。

隆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绝大多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弱。隆林农氏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公司基地位于隆林平班镇扁牙村洪安屯。公司基地周边的村屯也是该县精准脱贫重点的区域之一,该公司结合全县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的布署,以“隆林黑猪”产业扶贫为主抓手,配套隆林黑山羊、隆林黄牛养殖,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政府主导+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回收”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各乡镇大力发展隆林“两黑一黄”养殖。公司自有土地面积700亩,公司基地建设面积150亩,拥有草坡草地5218亩,目前公司自主经营的生态养殖隆林黑猪、黄牛、黑山羊基地一共有6个养殖场,生态养殖隆林黑猪是公司主打产业产品,公司建设有保种繁殖场,存栏繁殖母猪600多头,年出栏优良黑猪仔10000头,年出栏隆林黑肉猪达6000头。公司还开发了1000多亩沃柑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目前,有平班镇扁牙村、蛇场乡新寨村、新州镇民德村隆林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介廷乡弄昔村种养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的489户2100多人与该公司签订协议合作生产。这些养殖基地、种猪繁育基地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脚星罗棋布,成了昔日荒山陡坡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点亮着山村脱贫致富的希望。

丛丛牧草 绿了山村

“猪当羊牧,草当粮种”,这是隆林农氏公司坚持的原生态养殖理念。

记者在该公司蛇场乡新寨村的养殖基地看到,该养殖场有黑猪和黄牛养殖两个场地,其中黑猪养殖场肉猪存栏300多头,母猪100多头,消毒间、饲料间、种猪饲养区、仔猪繁育区、肉猪养殖区各功能区整齐划一,干净整洁,偌大的养殖场四周泛起一股发酵料的清香,与一般养殖场那样到处散发着猪粪尿臭哄哄的现象有天壤之别。正在投料的养殖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以牧草喂养为主,牧草收割后切段粉碎,再配以玉米、豆类等公司自行配制的“秘方”,经过至少一周的发酵后才用来喂猪,这种生态饲料转化率高,猪食用后其排泄物本身经过了发酵,不仅不臭还散发出一股草料的香味。

据该公司主管养殖技术的副总经理杨文志介绍,隆林黑猪采取牧草拌料养殖模式。黑猪实施圈舍饲养,仔猪养殖初期以饲料为主,促进仔猪快速成长发育,达到架子猪阶段之后,饲料中开始拌入切碎的牧草,牧草占日粮的20%-60%,随着生猪体重的增长而增加牧草比重,最高牧草占日粮达70%以上。因为牧草是公司基地所在可拉山5218 亩草坡草地种植收割而来的,因此,隆林农氏公司所养殖的隆林黑猪被当地村民称为“农氏可拉山黑猪”。

“猪当羊牧,草当粮种,整个养殖基地以优质牧草为主要养殖原材料,所养殖的黑猪、黑山羊和黄牛健康状况自然就很好,而且肉质细嫩,入口香甜,味道鲜美,肥而不腻。我们公司对合作的基地、农户实行统一养殖管理,草料也统一供应。为了保证牧草足够供应给各个养殖基地和广大养殖户,公司承包的大部分荒山陡坡都用来种牧草,既能保证牧草供应量,也很大程度改善了原来的生态面貌,荒山陡坡逐渐变得到处绿油油。”农文学津津乐道。

“没想到在我们这穷山沟里种草也能带来那么好的效益!2017年,我们蛇场乡新寨村与公司合作养殖黑猪,全村60户农户共得到分红35万元,村集体利润分红5万元。”新寨村村主任感慨万分地说。

站在该公司新开发的1000多亩沃柑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最高处俯瞰整个基地,郁郁葱葱的牧草场尽收眼底,与公司基地周边的荒山陡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片片牧草场点缀在深谷山坳中,给原本黄土碎石裸露的荒山陡坡披上了一层生机盎然的绿色外衣。

排排车间 富了村民

“大家过这边来,从消毒通道进入种猪繁育场,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喷雾消毒。”记者一行来到该公司扁牙村洪安屯的种猪繁育基地大门时,农文学热情地招呼道。

液晶显示屏显示的定时喷雾消毒完成后,走出消毒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整齐的猪舍,种猪饲养区、配种区、产房、恒温箱一应俱全,功能分区整齐划一,干净整洁,统一着装戴帽的工作人员有的冲洗猪舍,有的护理仔猪,有的给种猪洗澡,整个基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所见所闻,与我们想象中的农村猪圈大相径庭,确切地说这更象一个仔猪的生产车间。

“这就是我们黑猪产业其中一个的扶贫车间,我们基地各个车间规模还不小哩!我公司仅2017年一年就给基地工作人员发放工资300多万元。”农文学解释说。据介绍,所谓的黑猪产业扶贫车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像工厂、企业的那种车间,而是以公司为依托,以黑猪产业为主打的生产养殖种植基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相结合的创新扶贫产业链模式,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精准扶贫户+收购”的产业链模式,针对劳动力有富余的当地农民和贫困户,公司安排劳力,进入公司基地上班,帮公司打理养殖场,公司每月给每人发放工资约2500元,并安排食宿。安排劳务对象每户每年可得到工资收入约3万元,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就能实现全家当年基本脱贫。农户还可以在公司的各个养殖场以投资入股模式和企业代养模式参与合作,每年享受公司分红。有养殖经验的农户、贫困户还可以采取自养模式跟公司合作,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如果市场价格低迷时,公司按8元/斤保底价回收。各个养殖场在总公司统一管理下,又有相对完整的运行环节,实现产供销和技术咨询服务一条龙流程化,就像山沟里的一个个车间。

扶贫车间完善的经营管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先后有自治区林业厅以及林业厅维都林场、深圳对口扶贫协作办公室等单位以入股分红模式与该公司合作,注入扶贫资金6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扶贫车间带动辐射面达全县60%的乡镇,涵盖30个村4500多农民和贫困人口,农户已享受红利121万元,扶贫车间使贫困户和农户得到了实惠,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 记者 农 超 李华毅 通讯员 廖青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