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本报记者深入胶州市里岔镇、胶州市铺集镇、平度市店子镇等黑猪繁养区,对高价黑猪究竟喂什么 、价格缘何“高贵”、营养价值几何等探了个究竟,摸出了一条从源头至市场的产业链条。10月以来,记者对黑猪产业再度调查 ,结果发现,作为原始猪种,近两年黑猪养殖正在发生悄然改变,小规模的散养户淡出市场,动辄千万元的民间资本开始涌进,甚至腰缠万贯的大企业家也自甘脱下西装当起了“猪倌儿”。

在平度市店子镇的黑猪繁育基地,养殖场负责人黄林波照顾着2000头黑猪,他把黑猪从出生到屠宰的花销算了一笔账。

一头黑猪,打一生下来就有500元的母猪饲养成本基数 。从猪仔长成肥猪,周期 12个月,期间平均一天需要5斤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麸皮、野菜等。按照当前的市场价,饲料大约1.5元一斤。另外还有野菜 、瓜果供应,约合每头猪500元左右。维护一个规模化的养殖场需要成本,算上发酵床投入、养殖场工人的工资、水电费、设备折旧等成本,分摊到每头猪上大约1000元。黑猪出栏后,屠宰、精分割、物流以及保鲜费用,约合每头600元。如此算来,500元母猪成本、3500元喂养成本、1000元猪舍投入、600元屠宰运输成本,合计一头黑猪的成本为5000元~6000元。

而养一头白猪又花费多少呢?莱西市甲瑞村一处养猪场的场主郝希莲告诉记者,一头白猪的生长周期是6个月,白猪吃的是复合饲料,一头猪吃料成本为1300元~1400元,猪舍维护成本分摊到每头猪上约合300元。由于白猪出栏都是屠宰企业来收,屠宰运输成本为零。这样一算,养一头白猪的成本约为1600元~1700元。

同样是猪,“一黑一白”两个成本账一对比,养一头黑猪的成本足够养三头白猪。

按照一头黑猪230斤计算 ,可以屠宰50斤精瘦肉、40斤五花肉、30斤肥膘、30斤下货、20斤排骨、15斤猪皮 、10斤油脂、8斤杂骨。按照市区黑猪专卖店的售价,50斤精瘦肉能卖4000元,40斤五花肉卖2000元,30斤肥膘200元,30斤下货200元,20斤排骨1600元,15斤猪皮 80元,10斤油脂20元,8斤杂骨300元,合计8400元。

除去5000元~6000元的成本,每头黑猪销售所得2400元~3400元,再剔除进入超市、专卖店的费用,净利润约900元左右。

而一头白猪从养殖场出手能卖2300元左右,净利润约合600元~700元。这个利润对比就能看出,单头猪而言,黑猪利润高。可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不少以前养过黑猪的农民,后来都改养白猪了,这是为啥呢?

“黑猪的生长周期是12个月,一年就赚一个900元,白猪6个月就能出栏,等于一年可以卖两个600元,还是白猪赚钱快。”郝希莲称,黑猪生长周期长 、养殖成本高,注定风险高、赚钱慢,这是黑猪逐渐退出市场的重要原因。

然而,就在散户逐渐退出黑猪市场的同时,从2008年开始,逐渐有大企业将资本投入到黑猪养殖上。购买猪种、兴建养殖基地、规模化培育黑猪,被坊间议论为“黑猪复兴”。怀着年少时的“黑猪情结”,做了几年高端餐饮业的企业家单连忠,从去年开始也投资2000万元在平度收购了一家大型养猪场,把几乎全部的身家都投入到了黑猪养殖当中。

单连忠经营的高档酒店兰公馆,在青岛乃至省内外的餐饮业界已经声名远扬。从去年开始,他一头钻到了老家平度市店子镇,在那里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个梦想——养猪。

单连忠养的猪跟别人的不一样,从他建设的猪圈就能看出来。别人家的猪圈里养的猪密密麻麻,猪连转个身的地方都没有。而单连忠的猪圈不仅宽敞干净,室外还留了大量供猪“运动 ”的场地——他养的是黑猪。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吃的黑猪肉味道特别香,因为喂的都是农作物,从来没有令人担心的瘦肉精、农药残留。

“到酒店来的顾客,大多是高端客人,不管对于什么菜品,第一的要求是安全。”客人们的这种需求,不断地刺激着单连忠的神经。终于,在去年,他决定把发展的方向瞄准生态养殖,黑猪成了他的第一选择。

“收购养殖场、去全国各地找种猪,到现在已经投入了2000多万了。”单连忠说,很多朋友劝他不要冲动,但他觉得对餐饮认识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养猪已经不需要理由了。“接下来我还打算收购屠宰场,建设生态农庄,打造纯绿色的生态链条。”

单连忠说,黑猪的高价并不意味着高利润。优良的猪种挖掘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过程。除了养殖成本高企之外,屠宰、运输和销售环节也费用高昂。单连忠计划购买一家专业的屠宰场,保证自己饲养的黑猪可以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之后进入专卖店销售。他新上的一台冷藏车就花了50万元。而在销售环节,黑猪进入商场后,商家要收取20% 到40%的扣点,自己开专卖店的话,仅漳州二路一个专卖店的房租一年就是40万元,设备成本是25万元,加上水电人力,没有80万元开不了一个店。这些成本如果全部加到猪肉身上,恐怕黑猪肉现在这个价格是要赔钱的。

不过,看着自己猪圈里的1000多头大大小小的黑猪,个个长得皮色光亮健壮敦实,单连忠也很自信 。“就目前全国而言 ,我的养猪场黑猪存量是最大的。”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评价丁磊养猪时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单连忠说,自己养黑猪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首先是要让黑猪这一优良品种世代相传。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瘦肉精等事件的影响下 ,民众对于猪肉安全的关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黑猪复兴,其实是一种对于生态养殖的回归。

“规模化养殖黑猪的更深层意义在于,通过黑猪养殖构建一条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在未来的庄园里,黑猪的排泄物可以用来发酵产生沼气,沼渣可以用来给玉米、大豆等当肥料。玉米、豆粕等又可以拿来喂猪。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下,生猪的养殖就会从根本上解决瘦肉精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黑猪养殖正担当着整个生猪产业转型的重任。

国际投资大鳄高盛斥巨资养猪、以互联网起家的丁磊开圈养猪……近年来,一股资本推动型的养猪之风正在市场蔓延。一场关于生猪产业转型的变革已经在悄然进行着。

在2007年~2008年那轮猪肉“牛市”中,跨国投行高盛就开始布局中国生猪养殖业,他们投资两三亿美元,在福建、湖南等地养猪150万头,加上之前高盛投资双汇、雨润两家国内肉食品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全面渗透中国猪肉产业链的姿态相当明确。

致力于扮演中国“猪老板”的另一家国际银行叫做德意志银行,2008年他们注资6000万美元,收购上海宏博集团养猪场的30%股份,还花了同样多的银子,注资天津宝迪农业集团——同样是一家高速成长的肉食加工企业。

今年以来,又有房地产企业美林基业,投资机构联想投资、九洲投资等一串串看似与猪搭不上关系的企业,出现在养猪名单中,而与农村散户相比,他们的资金实力雄厚,投入资金动辄上亿元。

养猪“散户”们挥泪告别传统手艺的时候,国企、民企、外资,各路产业集团迈着大步奔向国内养猪业。业内人士认为,大型企业进入养猪行业,有利于缓解散户养殖容易受到行情影响的弊端。万福集团肉类食品公司总经理田柏兴说,“农村养猪散户的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而以规模化养殖为特点的大型企业的加入,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他认为,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把握市场信息的速度更快,从而使得猪肉供应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或许,多年来困扰中国物价的“猪周期”魔咒,有望在养猪产业实现规模化以后消失。A14、A15版文/图 记者 杨冰 王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桑燕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