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态养殖技术即是在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达到畜产品安全卫生、排泄物处理达标,从而保持当地生态平衡和猪场的持续发展,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1.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远离河道及水源地,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坡度在25°以内,背风向阳,有足够的面积,周围有较大面积的森林、竹林或天然草场以及种植业配套用地。

2.养殖规模确定

生态养猪应体现种养结合,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养猪场规模应根据周围种植业园地能消纳多少粪污量来确定,在确定粪肥的最佳施用量时,应对土壤肥力和粪肥肥效进行测试评价,猪群规模应控制在1000头以内。

3.品种选择

虽然现在所有品种的猪通过一定养殖方式都有可能成为生态猪,但由于放牧环境复杂多样,仍应优先选择抗病力强、耐粗饲、善爬坡、肉质紧实、风味好的本地土猪种为佳。

4.饲料配方

以粉碎的原粮加新鲜青绿饲料为主均可,适当添加骨粉、食盐等添加剂,不得饲喂配合全价料。

5.饲养要求

生态猪饲养周期都在10个月以上,即从出生到转保育舍需要42天,在保育舍饲养65-70天,在放养区放养6个月以上,体重大约达到110-125公斤出栏,故更需要注重饲养管理。平时的饲养管理要做到平时看猪的精神,喂料时看猪的食欲,扫圈舍时看猪的粪便。断奶仔猪原圈饲养或整窝移到保育舍饲养,最好采用按猪的日龄分批次,分阶段,分群,分舍饲养,减少不同猪龄之间的接触,避免疾病由大猪传染给幼猪或相互交叉感染。夏季早晚、冬季中午让猪群运动或放牧。应非常重视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检测和迅速治疗工作,采取及时注射疫苗,及时驱虫,及时圈舍消毒,及时隔离治疗等措施,做到万无一失。应做好引种,配种、产仔、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消毒,免疫,诊疗,防疫监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销售等档案记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