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温氏雅星20万头种猪场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通讯员 黎有科 摄

■ 本报记者 刘袭 特约记者 李珂

12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儋州市雅星镇乐满村,在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项目工地看到,4栋5层楼的猪舍已封顶,正在进行收尾施工,2栋5层楼母猪舍已建成,其中1栋已投入使用。“11月30日,已进栏怀孕母猪4800头。”该项目负责人蔡爱民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本月底,还将进栏怀孕母猪4800头。4栋5层楼的商品猪舍投入使用后,年出栏商品猪将达24.5万头。

引进乐满20万头生猪项目是儋州市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该市改变散养生猪的传统模式,推行大规模现代化生态循环养殖方式取得初步成效。

近两年来,儋州在控制住非洲猪瘟疫情后,抓好生猪恢复生产,推行大规模现代化生态循环养殖方式。今年该市引进社会资本25.4亿元,建设5家现代化大规模的生态循环养猪场,达产后可年出栏130万头生猪。今年1月至11月,全市累计出栏生猪约45万头,累计出栏禽类约1550万只,能充分满足全市肉类市场需求。2020年,儋州连续第15年获得国务院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评定为第8批国家生猪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第9批国家生猪养殖业转型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采用楼房养殖等新模式、新技术。图为工人在查看设备仪表。(特约记者李珂供图)

引进民营资本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雅星镇乐满村新明村民小组村民符王旺养猪已有三四年,经营着1300平方米小规模养猪场,深受养殖基础设施薄弱、饲养技术落后的限制。他今年没养猪,因为对猪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加装防蚊网等,需要投入七八万元,“猪苗1斤55元,买1头20斤左右的猪苗要1000多元,一旦遇到疫病死猪,损失太大,承担不起。”

传统模式的生猪散养,存在养殖基础设施薄弱、良种化程度低,以及饲养技术落后等问题。在动物疫病污染面比较广、畜产品大流通,甚至候鸟也可能传播疫病的情况下,落后的养殖方式很容易导致生猪疫病发生,抵御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能力差,承受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弱,极易在市场波动中蒙受损失,严重阻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猪养殖业稳定发展。去年4月,儋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小规模的养猪场、生猪散养户遭受的损失最大。

针对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儋州市今年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投资2亿多元完善雅星农业养殖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引进民营资本建设大型生猪规模养殖项目,完善屠宰、加工、运储全产业链,鼓励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立体式养殖和小区集约化养殖。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优势特色品牌创建为抓手,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循环、综合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打造海南热带特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儋州样板。”儋州市委书记袁光平在雅星镇现场办公时说,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猪养殖、热带特色种植业为重点,儋州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大型规模生态循环养殖项目,鼓励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立体式养殖和小区集约化养殖。目前儋州在建规模养殖项目5个,总投资25.4亿元,设计年出栏生猪规模达130万头。今年续建的海南农垦草畜集团有限公司30万头全产业链项目位于光村镇,总投资6.58亿元,共建设猪场8座,建设父母代猪场2座,猪舍面积5.7万余平方米;建设育肥猪场6座,猪舍总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2座种猪场已投产,存栏能繁母猪1.2万头左右。

今年儋州新建4个大型规模生态循环养殖项目,都落在雅星农业养殖区。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占地360亩,总投资4.33亿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栋5层楼母猪舍投入使用。海南温氏雅星20万头种猪场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母猪即将进栏,2021年2月起,每月可稳定供应约5000头猪苗。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儋州乐贺4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占地1780亩,计划投资8.66亿元,正在加快施工进度,计划建设2万头基础母猪的商品猪养猪场,面积约35万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40万头。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儋州大讲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占地700亩,总投资4.33亿元,力争明年10月竣工。

以儋州猪肉为原料的农副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图为在今年冬交会上,观展宾客在品尝以儋州猪肉为原料制作的儋州粽子、腊肠等。通讯员 黎有科 摄

发展生态养殖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儋州市提升大型现代化规模生态循环养猪场的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鼓励采用楼房养殖等新模式、新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儋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雅星镇现场办公时说:“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坚持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按照儋州‘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标准,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在雅星农业养殖区建设的3座养猪场,均采用楼房养殖新模式、新技术,这是海南首个楼房养殖养猪场。楼房如何养猪?12月20日,海南日报记者到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工地一探究竟:走进5层高的猪舍内,每层楼宽敞通风,有长长的走廊,5层楼一整面外墙挂满湿帘,另一整面外墙布满了风机。

“天气炎热时,湿帘和风机可降温,不需要开空调。”施工方负责人何小锐介绍,采用风机和湿帘全封闭式水平通风自动控温系统,可以保证各阶段猪所需环境温度要求,并对猪舍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出猪舍外。

现代化楼房养猪是全封闭的,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的1栋5层楼母猪舍,已进栏怀孕母猪4800头,外人不得进入,内部人员进出严格管理,严防传染疫情。饲料从饲料厂至猪舍食槽的全过程不与人员接触,使用灌装料车和中转料塔层层管道输送。蔡爱民说:“母猪妊娠与产崽在同一楼层中运转;保育与育肥在同一楼栋内运转;所有生猪在不同楼栋间转移及出栏销售,采用电梯和内部车辆转运,全程不与地面发生接触,有效防止传染病。”

海南温氏雅星20万头种猪场项目主体建筑基本完工,也是封闭式的,安装有自动喂料系统、大型风机自动温控系统、高温高压冲洗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环保处理系统等,构建起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场长杨聪说:“分娩舍、保育舍等连成一体,运用现代化新技术进行全封闭的养殖管理。”

畜禽粪污排放不达标,是小规模养猪场和农户散养生猪普遍存在的问题。罗牛山和海南温氏在雅星农业养殖区新建的养猪场,无论是楼房养猪还是钢结构房屋养猪,都采用漏缝地板收集粪污,粪道安装刮粪小车自动清粪系统,所有粪污通过管道泵送至污水处理站,防止污染。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沼液和中水,循环利用,通过管网输送到种植区内浇地。在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北侧,配套建设了面积500亩的生态农业循环种植基地。蔡爱民说:“沼液和中水,可供种植基地用。”

往日是污染源的猪粪,现在变成有机肥,循环利用。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将建设乐满生态有机肥厂,猪粪收集运到有机肥厂,通过发酵、干燥、造粒等工序,加工成有机肥,每年可对外供应1万吨有机肥。病死猪经高温无害化处理后,也将制成有机肥。

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业经济效益可观。蔡爱民透露,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还将在儋州再上马1个2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最终在儋州形成100万头生猪的生态循环养殖规模,达产后,商品猪年出栏量有望达到122.6万头,年销售收入预计超20亿元,净利润达4.7亿元。杨聪说,海南温氏雅星20万头种猪场项目投产后,可带动200户农户与公司合作养猪,预计户均收入可达10万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